2024-10-16 13:26:21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阅读()
在北京,车牌“一牌难求”的现状让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,“假结婚过户京牌”这一灰色操作悄然兴起。一些人轻信中介所谓“合法快捷”的承诺,以为找到了获取京牌的捷径,却不知已踏入违法犯罪的雷区,甚至有人因此被认定为诈骗,追悔莫及。那么,究竟哪些行为会触碰法律高压线呢?
虚构事实,骗取钱财
在假结婚过户京牌的骗局中,最常见的就是不法分子虚构自身有京牌指标可用于结婚过户的事实,诱使他人上钩。比如,一些“黑中介”或个人,在网上发布虚假的京牌出售信息,声称自己有靠谱渠道,能通过假结婚快速过户京牌 。当有买家联系时,他们要求买家先支付定金、首付款等费用,承诺收到钱后就安排结婚过户事宜 。可一旦钱到手,他们要么以各种理由拖延过户,如称指标正在办理相关手续、政策有变动需要等待等,要么直接失联,玩起“人间蒸发”。
房山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中,一心想让子女落户北京上学的李女士,通过微信群得知可以通过假结婚方式落户,经中介介绍认识了拥有北京农村户口的被告人刘某某 。双方协商通过“假结婚”让李女士及其子女落户北京,李女士支付相关费用。但刘某某虽有北京农村户口,其住宅早在2015年就已卖出,不符合夫妻投靠落户政策条件,根本无法帮李女士及其子女落户 。刘某某明知无法办理却隐瞒事实,最终被认定为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 。这种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,无疑触犯了刑法中诈骗罪的法律红线。
伪造公文,妄图蒙混过关
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是北京市交通委行使职权、调控北京市小客车总体数量的重要凭证,属于国家机关公文 。一些人为了实现假结婚过户京牌的目的,不惜铤而走险伪造指标确认通知书等相关公文。他们以为伪造的文件能骗过相关部门的审核,顺利完成京牌过户。然而,这种行为不仅无法得逞,还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法律困境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条规定,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、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。即便在假结婚过户京牌过程中,只是参与买卖伪造的指标确认通知书,同样会被认定为违法犯罪。一旦被警方查实,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,不仅要面临牢狱之灾,还会留下无法抹去的犯罪记录。
频繁结离,扰乱秩序
假结婚过户京牌现象中,还存在一种明显触碰法律高压线的行为,即涉案人员短期内多次频繁结离婚 。自2018年以来,白某妮结、离婚17次,变更过户车辆15辆;励某妮结、离婚28次,变更过户车辆23辆 。这种将婚姻当儿戏的行为,严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,肆意践踏我国婚姻制度。
从法律层面看,频繁结离婚以实现京牌过户,本质上是一种变相买卖小客车指标的行为 。按照规定,对于经公安、司法机关等调查确认有买卖、变相买卖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行为的,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 ;已使用指标完成车辆登记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机动车登记,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 。同时,相关人员还可能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其行为严重破坏了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管理制度,挑战了法律的权威。
假结婚过户京牌看似是获取京牌的“捷径”,实则是布满荆棘的违法之路。虚构事实骗取钱财、伪造公文以及频繁结离婚扰乱秩序等行为,都已触碰法律高压线。那些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京牌的人,务必认清其中的风险,不要心存侥幸。获取京牌,还是要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,如参与摇号、符合政策的家庭指标申请等,避免因一时贪念,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法律后果。